TGFβ1/ SMAD2/3信号通路介导的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8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3-6984559
- 单位名称或姓名:朱晓冬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致死、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精神负担。脑梗死后,在梗死灶中心区周围存在一个缺血边缘区,称为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缺血半暗带处的神经细胞处于电衰竭状态,如持续得不到有效灌注,会因为缺血缺氧造成的炎症、氧化应激和/或凋亡等损伤机制进一步死亡,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为挽救缺血半暗带处的神经细胞,最直接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溶栓等手段使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半暗带处的血流灌注。但溶栓治疗的治疗指针严格,时间窗短、治疗风险高、并发症多等不利条件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可以通过抗炎、抗凋亡发挥多种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靶点,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ita 1, TGF-β1) 是 TGF-β 家族中的最重要成员之一,与组织细胞表明的膜受体结合后,可通过下游 SMADs 途径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TGF-β1/SMADs 信号通路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广泛的参与机体各种病理与生理学过程, 如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干细胞分化和胚胎发育、细胞外基质形成以及创伤的修复和炎症反应等。多项研究报道证实,脑缺血后在人类和动物模型的脑内 TGF-β 水平上调,提示其可能与脑缺血后神经损伤和修复有关。之后的研究证实,TGF-β1 是脑内具有活性的 TGF-βs 的最主要亚型,在脑缺血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与梗死体积的缩小有关。另外,TGF-β1 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还可能涉及其抗炎、促进软化灶的愈合和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也包括抗凋亡作用、促进血管生成和神经再生。虽然 TGF-β1 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以及神经保护作用已经有较多研究,但是其下游信号分子 SMAD2/3 在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和调节机制,以及SMAD2/3 是否参与 TGF-β1 神经保护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尚未完全澄清。在本实验中,以大鼠神经元细胞系 PC12 细胞以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为对象,研究SMAD2 和 SMAD3 在脑缺血区域的表达、调控以及其对脑梗死后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期望通过探讨 TGF-β1/ SMAD2/3 信号途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作用及调节机制,为缺血性脑卒中后病理机制的阐述与临床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牡丹江医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