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大鼠胸腺和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Vβ基因谱系分析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3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36984012
- 单位名称或姓名:刘兰涛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成果简介 1、模型制造情况
各组大鼠在第一次注射免疫原后一般状况和体重均无明显的变化,在第二次注射免疫原后15天左右,EAMG模型组大鼠相继出现肢体无力,活动度减少,身体震颤,毛发枯萎无光泽,食量减少,抓握力减弱在重复抓握后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于第三次加强免疫后10天达到高峰,体重从出现症状后开始下降,且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体重下降幅度也逐渐加大,而经雷公藤治疗的大鼠发病时间相对迟缓,症状较轻,该组大鼠的体重下降程度也明显小于模型组。免疫第70天后,雷公藤治疗组和EAMG模型组比较,临床评分和体重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雷公藤多甙能缓解EAMG的临床症状。
2 不同处理组大鼠血清中IL-17、IL-6和IL-4、IFN-γ细胞因子的水平。
ELISA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结果:与EAMG模型组比较,TWP治疗组大鼠和CFA组大鼠血清中IL-17、IFN-γ和均明显降低(*P <0.01);而IL-4、IL-6则明显增高(*P <0.01),有显著性差异
3 不同处理组大鼠胸腺和脾中IL-17、IL-6和IL-4表达情况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胸腺和脾中IL-17和IL-6和IL-4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后,被染成棕黄色细胞为阳性细胞。与EAMG模型组比较,TWP治疗组大鼠胸腺中IL-17明显降低;而IL-6和IL-4则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而EAMG模型组胸腺中IL-17表达与CFA组相比较增高明显,而IL-6和IL-4则明显低于CFA组,差异有显著性。
4 TWP对EAMG大鼠外周血和胸腺中Vβ1-20基因谱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CR BV无限制性取用倾向,而在CIA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CR BV2、TCR BV3和 TCR BV4和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EAMG模型组大鼠胸腺组织TCR BV多个亚家族基因呈优势扩增,TCR其V区识别抗原后基因发生重排,mRNA表达水平改变。CFA组大鼠胸腺单个核细胞TCR BV无限制性取用倾向,而在EAMG模型组大鼠胸腺单个核细胞TCR BV10、TCR BV12、 TCR BV14、TCR BV16、TCR BV19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说明在抗原的刺激下,TCRBV基因存在着优势取用。
从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大鼠TCR BV基因表达谱看,说明雷公藤多甙可以降低TCR BV10、TCR BV12、 TCR BV14、TCR BV16、TCR BV19表达水平,纠正TCR谱在外来或自身抗原的驱动下呈现的偏移,降低胸腺中特异性活化的抗原反应性T细胞,从而减少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减轻症状,对EAMG发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 胸腺巨噬细胞透射电镜观察
胸腺细胞凋亡后,巨噬细胞活跃,吞噬功能增强:可见吞噬细胞膜与淋巴细胞融合;吞噬细胞内含有吞噬的凋亡小体;可见细胞内吞噬的高密度颗粒。还可观察到吞噬细胞内核染色质裂解;吞噬细胞胞质中含有带有膜结构的包涵体物质,质膜下有大量吞噬体。
6、 胸腺巨噬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ACP双重染色
本课题组,在前期的的研究中发现,胸腺巨噬细胞有四种不同类型的亚型,和分布情况。胸腺巨噬细胞可被F4/80、Mac-2和ED1三种单克隆抗体标记,F4/80+细胞、Mac-2+细胞和ED1+细胞均显示较高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活性高的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皮质和皮髓质交界区。
7、讨论和结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尽管相对于其他疾病而言,重症肌无力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低,但是他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以及社会、家庭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我们同样无法回避的事实。MG被认为是B细胞介导的、T细胞依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T细胞对MG发病的启动作用已经有人证实,但是随着T细胞亚群的不断认识,细胞因子的不断发现,Th1/Th2/Th17/Treg四种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MG中各自发挥的作用也有人做了相应的研究和报道,那么究竟MG的发病及进展与这四种T细胞亚群的失衡状态关系如何,以及针对这种亚群失衡的免疫调节能否起到治疗作用,相应的报道很少。因此,针对其确切发病机制以及寻求高效、特异的治疗手段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分析了EAMG实验大鼠TCR BV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其中,在正常对照组大鼠,没有发现BV基因取用的偏移。在EAMG模型大鼠中,表现为TCR BV10、TCR BV12、 TCR BV14、TCR BV16、TCR BV19的高表达,某一BV基因家族表达增高可出现于两种情况:特异BV T细胞数量的绝对增加或因选择激活生产更多的mRNA。虽然我们无法对这两种可能进行区分,但后一种可能得到较多证据的支持。TCR BV基因片段的广泛过度表达可以引起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和浸润,而雷公藤多甙可以降低TCR BV10、TCR BV12、 TCR BV14、TCR BV16、TCR BV19表达水平,起到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本实验提示,雷公藤多甙可以通过影响TCR BV基因mRNA的表达,纠正TCR谱在外来或自身抗原的驱动下呈现的偏移,降低外周血中特异性活化的抗原反应性T细胞,从而对EAMG起到一定的疗效。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牡丹江医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