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马铃薯全粉及其主食食品加工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5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2-2438334
  • 单位名称或姓名:周中林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背景:黑龙江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6.7万hm2以上,齐齐哈尔市则是全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城市,是黑龙江省马铃薯的重点产区及我国最为重要的马铃薯种薯产地。2014年我市马铃薯播种面积167.88万亩,产量394.5万吨。目前我市马铃薯加工,主要以制备马铃薯淀粉为主,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马铃薯废水废渣,鲜薯渣含水量高达80%,不易储存、运输,腐败后产生恶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产业链较短,深加工能力不足。随着农业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出台,马铃薯全粉生产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成为当前的粮食加工生产的热点方向。马铃薯全粉是马铃薯加工产品之一,可作为优良的食品原料和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中间原料。由于其能够较长时间地保存且保持了新鲜马铃薯的营养和风味便于制作各种食品,因此它作为马铃薯深加工的基本产品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发展。同时,马铃薯全粉的生产与制作淀粉不同,对环境污染程度极低,不需要高昂的环保设备投资。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以讷河产马铃薯为原料,根据当地马铃薯的成分组成特性,研究不同的马铃薯全粉的生产工艺及其特点,对用不同加工工艺制得的全粉的品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优化马铃薯全粉生产工艺过程,的后续产品的加工提供原料选择。同时,利用制得的马铃薯,进行相关产品研发,在校企联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此项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市马铃薯深加工业提供技术支持参考。 3、主要论点与论据: 本项目测量两个不同产地的马铃薯品种,一个为产地为齐齐哈尔市,另一个为河北省。通过单因素试验,共测定27组数据,其中将各个单因素分别设定为不同时间、不同切片厚度、不同温度下来制作马铃薯全粉,结果表明,马铃薯在切片厚度3毫米、干燥时间5h,干燥温度70℃时为最优条件,以此条件制备出来的马铃薯表现出干燥面积均匀,色泽为亮黄色,并且粉碎出来的粉末比较细腻,并且保留了马铃薯原有的香气。以最优条件制备出来的马铃薯全粉为基准,测定其理化性质,其中测定两种马铃薯水分含量是根据直接干燥法来测定的,实验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的马铃薯水分含量较高,更适合添加到食品当中。齐齐哈尔马铃薯淀粉中还原糖含量为8.16g,淀粉含量为2.4g;河北马铃薯淀粉还原糖含量为6.93g,淀粉含量为1.96g。 将马铃薯全粉添加到面粉中制作馒头,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的三个因素分别为物料配比为1:9、2:8、3:7;酵母添加量为0.2%、 0.3 %、0.4%;泡打粉添加量为3%、4%、5%;醒发时间为15、20、25min。将其进行最优实验设计,从实验结果最终确定最佳物料比为2:8,酵母添加量为0.4%,泡打粉添加量为3%。醒发时间为20min。将马铃薯全粉添加到曲奇饼干中,在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进行正交试验,最终确立最佳配比为2:8;巧克力粉添加量为4%;黄油添加量40%;绵白糖添加量为30%,以此条件制作出来的曲奇饼干在感官和口感方面都较其他条件的较好,所以确立为最佳制备因素。 4、创见与创新: 通过实验室自制马铃薯全粉,以齐齐哈尔市所产马铃薯为原料所制备的马铃薯全粉产品在各项指标中都优于河北产的马铃薯原料。通过自制马铃薯产品生产马铃薯馒头和曲奇产品,通过感官评价得到了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俱佳的焙烤产品。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实验室制作的马铃薯全粉工艺虽已完成,但中试和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放大实验后,部分关键工艺和参数还需调整,制备出的产品品种不仅限于马铃薯馒头和曲奇等产品,还应继续扩大产品种类,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还应考虑成本等因素。 6、历年获奖情况: 无获奖情况 7、成果简介: 该项目利用齐齐哈尔产马铃薯制备马铃薯雪花全粉,得到感官评价和品质检测俱佳的马铃薯全粉产品,并通过配方实验添加到面团中制备出马铃薯馒头和曲奇两种焙烤产品。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齐齐哈尔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