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粘附造血相关Ras-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9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946127714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金环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促进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⑥转化效益分析(产业化前景;投资概算;转让方式)。 ①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课题来自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课题背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临床治疗颇为困难并危害极大的血液系统疑难病症,至今仍被医学界视为"棘手的挑战"。再障病理机制呈高度异质性,现代医学治疗再障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着诸如易复发、远期克隆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毒副作用严重和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中医药治疗CAA历经40 余年的发展历程,在病因病机、分型以及治疗上已逐渐形成独特优势,尤其以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及其获得的疗效已得到血液界专家的首肯。为此开展中医药治疗CAA 的研究,充分发挥中药的高效安全特点具有深远意义。笔者在既往参研的对于CAA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CAA 发病机制之一的" 土壤学说" 与基质粘附作用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参研的课题组已经就再障骨髓造血干细胞与基质细胞间粘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CAA 的确存在粘附行为的异常,而对于这种异常的调控机制特别是粘附分子的信号转导尚未见国内外相关系统、深入的报道, 更未见到中医药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课题组基于以往对于CAA 造血细胞粘附作用的研究,此次以在CAA造血微环境中异常表达的整合素家族粘附分子受体配体结合时引起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CAA 经补肾生血中药治疗后,骨髓造血细胞内与信号转导途径密切相关的酶类及Ca2+浓度的变化,力求更深入细微地探讨补肾生血中药影响造血细胞粘附作用的环节及对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阐明补肾生血中药治疗CAA 的分子生物学和蛋白、酶学的机制,并为高效低毒治疗 CAA 的中药提供实验依据。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采用Western blot 法测定治疗前后CAA 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整合素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Ras-MAPK 途径相关酶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 包括ERK1 和ERK2)、JunN 末端激酶(JNK)、38kD 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激酶(p38 MAPK)、ERK5 等以上酶类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在国内开创性地将分子生物学的细胞信号转导理论应用到CAA 造血微环境损伤的发病机理的探讨上,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为丰富CAA 发病的"土壤学说"机理作深入研究。 在以往对CAA 骨髓造血细胞粘附作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新技术手段,以整合素家族粘附分子介导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所引起的细胞内信号转导为切入点,进一步从蛋白、酶学水平全面、深入、系统地解读CAA 的粘附异常发病机理,本课题必将会填补国内外血液学在CAA 造血细胞粘附作用有关信号转导领域的研究空白。 在国内率先对使用补肾生血中药治疗CAA 的有关粘附信号转导通路的疗效机理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和独到之处,丰富了中医"肾主骨""藏精"、"精血相互转化"及"补肾生血"的理论内涵,在较高的水平上推动了中医的理论研究工作。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补肾生血药物补髓生血颗粒作为院内制剂治疗慢性再障已在我院应用多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确定的疗效。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补髓生血颗粒仅在我院应用,开发研制成临床治疗慢性新药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⑥历年获奖情况 2007年获得黑龙江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得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⑦成果简介 CAA患者造血粘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Ras-MARK途径的酶类存在表达的异常,与正常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慢性再障的确存在有关RAS-MAPK通路的异常。治疗前P-ERK1、P-ERK2、P-ERK1/2及P-ERK5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JNK、P38MAPK水平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肾虚分型研究显示,在肾阳虚型慢性再障患者中phospho-ERK1/2、P-JNK及Ca2+水平表达与肾阴虚型患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在其他相关酶类如P-ERK1、P-ERK2、P-ERK5、P-38MAPK的表达上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据此,我们认为慢性再障患者确有存在因肾虚病机导致的造血粘附信号通路异常。 经补肾生血中药治疗后,对CAA造血粘附信号转导通路的所有相关酶类皆具有不同的调整作用。与疗前相比较,肾阳虚型P-JNK、P38MAPK及肾阴虚型P38MAPK的蛋白水平表达可接近正常组水平(P均>0.05);治疗前后组间比较,肾阳虚型ERK1、ERK2、P-JNK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肾阴虚型(P均<0.05),而P-ERK1/2、ERK5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上述研究为CAA不同肾虚分型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提供了科学参考的试验依据,为补肾生血中药治疗CAA奠定了科学基础。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