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头针治疗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8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82117797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杨波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成果简介 1.题来源与背景: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一种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总数的60%左右。幸存者中70%以上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残疾),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脑缺血治疗的关键就在于脑细胞缺血坏死后主管运动或感觉的神经恢复情况,其中神经重塑是脑缺血性梗死后的重要恢复指标,因而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神经细胞重塑的研究,对于人类大脑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课题通过对微管相关蛋白MAP-2、Survivin、Caspase-3、Caspase-7、Bax、Bcl-2及蛋白指标的研究揭示头穴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保护机制,为临床上采用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完善脑梗死治疗的方法学研究,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主要论点与论据:本项目通过对微管相关蛋白MAP-2、Survivin、Caspase-3、Caspase-7、Bax、Bcl-2及蛋白指标的研究揭示头穴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保护机制。完成情况结果如下: (1)根据各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大鼠Zea-longa评分比较得出,头穴电针刺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有效,且累积针刺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2)根据各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大鼠mNSS评分比较得出,电针大椎﹑百会穴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有改善作用。而且累积针刺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脑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证明,电针组可以抑制急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异常变化以及神经细胞的凋亡,保护受损的神经元。电针大椎﹑百会穴能够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细胞及其纤维的再生。细胞凋亡因子检测结果得出,电针大椎﹑百会穴可通过抑制Caspase-7的表达、促进Survivin的表达进而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 4.创见与创新:(1)深化研究脑卒中头穴电刺激的治疗理念:本项目将头穴针刺疗法和电刺激相结合,填补了脑卒中目前尚缺乏显著改善神经和肢体功能恢复方法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完善了头穴电刺激法,形成了治疗技术规范:该治疗方法的建立和技术规范的形成对传统医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对推动针灸国际化有显著意义。(3)基于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疗效系列评价:再次评价了头穴电刺激法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完善了头穴电刺激法临床疗效评价技术规范。(4)基于神经细胞凋亡和脑可塑性理论的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了头穴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细胞凋亡和重塑相关因子的影响,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选取梗死灶微管相关蛋白MAP-2、Survivin、Caspase-3、Caspase-7、Bax、Bcl-2蛋白检测指标结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HE染色的实验检测方法,观察头穴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大鼠神经保护机制 ,为临床上采用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完善了脑梗死治疗的方法学研究,为脑梗死后神经细胞重塑及治疗提出新的治疗途径。同时丰富神经病学和针刺调节理论的内容,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课题研究后拟提出脑梗死治疗新模式,对传统针刺治疗将有新的发挥,为临床脑梗死的治疗提供规范的技术操作治疗方案,其科研成果可推动脑梗死治疗的研究达到一个新高度,其方法运用于临床无疑会减少中风病的致残率,减少患者及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减少医疗费用,因此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