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BDNF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936575131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李岩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和造成认知、记忆和行为等脑部区域的低灌注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导致老年期痴呆的第二大病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患病概率约为1.1%~3.0%,年发病率在(5~9)/1000人,老年期痴呆造成老年人失去日常生活能力甚至死亡,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精神压力和医疗、照料负担。目前认为血管性痴呆具有潜在可防治性,被称为“可逆性痴呆”,但尚无根本有效的治疗手段,使得该病成为医学界的热门课题。作为非药物干预,针灸被认为是治疗痴呆相关结果(如行为障碍)的药物疗法的优选替代品。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病因治疗、改善认知功能和对症治疗。其中对于认知症状的治疗方案,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和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有改善作用,维生素E、维生素C、银杏叶制剂、吡拉西坦、尼麦角林等可能由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目前仍没有可以根治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结合本人临床经验及相关研究,通督醒神针刺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疗效极佳。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的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差异,表明通督醒神针法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基于研究结果,笔者认为通督醒神针法在治疗VD大鼠过程中疗效确切,与其降低促细胞凋亡基因bax表达、提高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提高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水平、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对应受体TrkB、TrkA水平、提高损伤脑组织细胞钠-钾ATP酶、钙-酶ATP酶、ATP酶活性,促进其组织代谢,增进细胞对GLU的吸收,多方面综合作用,共同提高受损脑组织存活率,改善相应脑组织功能,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痴呆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发表相关论文3篇如下 [1]李岩,曹丽颖,徐文源,吴咚咚.醒神开窍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03):314-315+354. [2]邵霜,李岩,田玥,侯志涛,沙丽丽,吴咚咚.通督醒神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3):1241-1243. [3]田玥,王墨,李岩,沙丽丽,吴咚咚,侯志涛,徐文源,邵霜.通督醒神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再生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08):71-74.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