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和补骨脂中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对皮肤细胞ER信号通路的调控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6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2117797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杨波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立项依据:
植物雌激素参与皮肤细胞生理或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但在其他器官和组织中,植物雌激素同雌激素一样,通过与ER结合而发挥生物效应,同时,鉴于植物雌激素与雌激素对于皮肤细胞都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所以我们提出,在皮肤组织中植物雌激素通过调节皮肤细胞ER(mER和nER)信号通路,改变皮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从而发挥治疗和预防雌激素相关性皮肤疾病的作用。
为验证上述假设,我们选择十种杜仲和补骨脂中的典型植物雌激素成分,包括黄酮类成分染料木素、黄芩素、补骨脂异黄酮和补骨脂查尔酮,香豆素类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木脂素类成分松脂素二葡萄糖苷和丁香素二葡萄糖苷,环烯醚萜类成分桃叶珊瑚苷,单萜酚类成分补骨脂酚。将这些成分作用于皮肤的主要构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开展研究:①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包括细胞的增殖、周期与凋亡,以及细胞的主要分泌功能,筛选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的靶细胞和靶效应。②检测皮肤细胞中ERα和ER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ICI182780和RNA干扰技术封闭ERα和(或)ERβ,观察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对皮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确定活性植物雌素激成分对皮肤细胞ERα和ERβ的调节作用。③检测MAPK和PI3K/Akt通路中关键蛋白激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这些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产物的表达。分别用U0126、SB203580、SP600125以及LY294002阻断各信号通路,观察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对皮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确定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对皮肤细胞膜受体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④封闭ERα和(或)ERβ,观察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对皮肤细胞MAPK和PI3K/Akt通路中关键蛋白激酶的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然后,阻断MAPK或PI3K/Akt通路,观察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对皮肤细胞ERα和ERβ的表达,以及对由ERα和ERβ调控的雌激素应答元件(ERE)转录活性的影响,确定在活性植物雌激素成分作用下,皮肤细胞nER和mER信号通路的交互影响作用。最终,总结出植物雌激素成分对皮肤细胞ER信号通路的综合调控效应和机制。
本项目的顺利完成将使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中药植物雌激素成分参与皮肤组织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为中药植物雌激素成分在皮肤疾病防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雌激素的"利"而缩小其"弊",对人体其他雌激素靶器官的疾病防治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比较全面地阐明了在皮肤细胞中,ERα和ERβ以及p38MAPK、ERK1/2、JNK1/2、PI3K、Akt参与雌激素效应的机制,可以从理论上指导作用于分子信号靶点的特异性新型药物的设计。
2.研究目的、用途:
1本实验从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角度出发,为中药植物雌激素治疗黄褐斑等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2植物雌激素作为抗皮肤老化的药物值得进一步开发,本课题为其应用于抗皮肤衰老的药品及化妆品领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3为皮肤疾病防治的实际应用领域提供了备选药物。
3.主要结论
本项目筛选出了近十种对皮肤黑素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植物雌激素成分,并初步阐明了其作用机制。为皮肤疾病防治的实际应用领域提供备选药物。初步阐明了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中,ER/ERK/JNK/P38信号通路主要参与了植物雌激素成分发挥其雌激素样效应的的过程,从而广泛参与了皮肤组织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本项目确定了汉黄芩素、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查尔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素、补骨脂酚、白桦脂醇、黄芩素和染料木素等活性成分对黑素细胞的生物效应;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白桦脂醇、染料木素、黄芩素、补骨脂素、补骨脂酚、京尼平苷、绿原酸及桃叶珊瑚苷等九种活性成分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效应;京尼平苷、绿原酸及桃叶珊瑚苷等三种成分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的生物效应。初步阐明各类植物雌激素成分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ER/ERK/JNK/P38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初步解释各类中药植物雌激素成分参与皮肤组织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为皮肤疾病防治的实际应用领域提供了备选药物。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