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探讨针刺、中药及针药结合对大鼠抗运动疲劳能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组、针药结合组,每组各12只。采用力竭游泳方式制备运动疲劳模型。观察各组力竭时间,血清中尿素氮(BUN)、睾酮(T)、血清皮质酮(C)含量,下丘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参附注射液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游泳运动训练力竭时间有所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针药结合组在延长大鼠游泳运动训练力竭时间方面优于针刺组、参附注射液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参附注射液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血清BUN含量和C含量明显降低,T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针药结合组在降低血BUN和C含量,提高T含量方面优于针刺组、参附注射液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参附注射液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MDA含量和5-HT含量明显降低, SOD活力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针药结合组在降低下丘脑组织中MDA含量和5-HT含量,增加SOD活力方面优于针刺组、参附注射液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能够降低运动疲劳模型大鼠血尿素氮和皮质酮含量,提高血清睾酮含量,降低下丘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5-羟色胺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效清除自由基,使抗氧化作用,从而延长运动力竭时间,促进疲劳恢复,使运动能力提高。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